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的工藝分析
2020-04-03 08:39
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處理不達標,將成為二次污染的主要根源。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采用ABR/MBR/NF工藝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好,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甚至優于新標準。
1、設計水量與水質
該城市垃圾處理垃圾量為500t/d,實行膜覆蓋填埋作業,已實施雨污分流??紤]到該填埋場工程區域面積大和降雨情況,滲濾液處理規模確定為300m/d。滲濾液水質隨填埋年限呈現一定的變化規律,出水水質執行(GB16889-2008)中一般地區滲濾液出水標準。
2、處理工藝流程
針對該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水質水量變化大、成分復雜、氨氮濃度高、難降解等特點,采用ABR/MBR組合工藝可有效降解去除滲濾液中的COD、NH3N等,結合納濾膜系統可進一步深度去除剩余的難降解有機物。
3、主要構筑物、設備及其參數:
(1)調節池
在垃圾填埋場內設計建造了一座總容積為25000m3的滲濾液調節池,充分調節水量、均衡水質、沉淀部分SS。滲濾液調節池海拔水位為+161.0-+169.0m,建有溢流壩,壩面高為海拔169.5m,壩面尺寸為4.5*5m。因調節池高度低于厭氧反應池,為減少管理環節,不設提升泵房,采用浮船安裝潛污泵,共兩臺,一用一備,流量為12.5m3/h,揚程為150kPa。
(2)厭氧折流板反應器
為確保厭氧工藝的高效運行,采用折流式厭氧反應器(ABR)。ABR含兩組并列的反應池,有效容積為440m3,為下沉式構筑物。每組反應池由四個向上流和向下流隔室單元串聯而成。設計流量為300m3/d,COD負荷為2.4kgCOD/(m3·d),控制MLSS濃度為3500mg/L,控制平均流速0.5m/h。主反應器水流向上,在上向流部分設置厭氧填料,內設不同寬度的隔板使廢水在池內多次變速上下折流,其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在水解菌和產酸菌的作用下,分解大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在去除部分SSCOD的同時,也為后續的MBR處理創造了條件。
(3)MBR系統
MBR系統共分為三段:A段(缺氧反硝化單元),尺寸(L*B*H)為18*11*4.3;O段(好氧硝化單元),尺寸(L*B*H)為14.7*10.5*4.3;M段(內置式MBR),尺寸(L*B*H)3.3.*10.5*4.3。其中,A段有效容積為800m3;O段有效容積500m3。A段與O段之間設回流泵,回流比為10,回流量為125m3/h,揚程為68kPa,功率為4kW,1用1備。將充分硝化的污水回流至反硝化池充分混合,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廢水中的碳源將硝化液中的硝態氮反硝化成氮氣。為保證反硝化效果穩定,特設碳源和堿度投加系統各一套備用。M段膜分離池中控纖維組件,單組膜面積為105m2,共14組,同時配膜在線清洗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各一套。膜分離池截留氧化溝出水中的污泥、細菌和未降解或未完全降解的有機物,污負荷<0.05kgBOD5/(kgMLSS·d),確保反應池中的污泥濃度和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4)NF系統
設2組NF組件(一用一備),并聯使用,采用卷式膜,膜通量18~19L/(m2·h),系統操作壓力為0.2~2.0MPa,總膜面積480m2,出水率可達85%。分離可實現達標排放,濃縮液排入污泥濃縮池。
(5)污泥濃縮系統
厭氧部分的剩余污泥量約為1.3m3/d,MBR系統的剩余污泥量約為10.9m3/d。問你濃縮液量約為45.0m3/d,共約57.2m3/d。污泥濃縮后進入離心脫水系統,脫水污泥送至填埋場填埋。
4、結論與建議
①、利用ABR/MBRNF工藝處理城市垃圾滲濾液,工藝運行穩定可靠,出水水質完全符合要求。
②、工藝設備緊湊,系統愛用PLC控制,實現半自動化控制。
③、MBR活性污泥濃度達到10000-15000mg/L,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對COD、氨氮去除效果好,采用NF系統使出水COD濃度和SS大幅度降低,脫色效果明顯,水質清澈。
④、納濾膜在應用過程中易產生膜污染,主要表現膜面污堵,可在膜過濾之前進行預超濾或增加振動膜工藝,并進行清洗。